首創“零散工業廢水集中處理”模式、海綿城市治理黃沙河“黑臭水體”、海邊灘涂變身灣區海濱公園……近日,東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市環委辦”)通報“污染防治攻堅戰典型案例”,在對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總結的同時,也向人們展現了東莞綠色發展的全新面貌。
據介紹,各鎮街(園區)、相關職能部門共報送了52個建設項目,經過東莞市環委辦組織專家組開展兩輪評審,最終評選出10個十佳案例、10個優秀案例,充分展現東莞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全國首創零散工業廢水立法
“工廠這套零散工業廢水收集系統,會把廢水的重量、轉運等數據反饋給生態環境部門,整個過程準確而又透明,有了這個系統,我們的廢水處理全流程都是透明的。”在東莞冠誼化妝品有限公司的廠區后面,一個巨大的白色廢水收集罐靜靜矗立著,罐子上鏈接了一整套的智能監控系統,正實時上傳著這個企業廢水產生的數據和廢水處理數據。該公司環境健康安全部經理莫建鋒表示,有了這套系統企業就不可能會偷排,罐里的廢水收集到一定數量,專業的廢水處理第三方機構就會來拉走,這樣生態環境部門監管放心,他們企業也更省心。
“零散工業廢水立法全國首創”作為獲評東莞“污染防治攻堅戰十佳典型案例”之一,在國內首次提出“零散工業廢水”概念,即將經營主體“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日均產生量未超過三噸,不屬于危險廢物,且經批準或者備案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明確或者排污許可證、排污登記表登記載明需要轉移處理的工業廢水”定義為“零散工業廢水”,并獲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2022年《東莞市零散工業廢水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發布,成為全國首個零散工業廢水管理地方立法樣本。
《條例》創新提出廢水處理設施“共享”理念,零散工業廢水通過轉運集中處理,配套建設零散工業廢水處理中心,允許企業將產生的零散工業廢水委托有處理能力的第三方進行統一處理。
“東莞小微企業數量多,相對零散工業廢水產生的單位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執法監管難度大。”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政策法規科科長王鑫介紹,根據“誰污染誰擔責”的基本原則,企業產生的廢水應當自建設施處理,但對很多東莞小微企業來說,由于用地、技術等主客觀條件限制,要企業自行處理工業廢水不僅會增加企業負擔也不現實,《條例》的實施為企業處理工業廢水提供了一條新路徑,也讓生態環境部門能夠實現更好的排廢監管。
目前,在東莞零散工業廢水轉移臺賬信息平臺進行登記的企業共有12000多家,其中10400家正常運營。據了解,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通過零散工業廢水管理平臺、信息化監控系統兩大平臺,閉環監管零散工業廢水排放及處理。一方面,通過工業廢水轉移合同、計劃申報、轉移聯單等廢水收運環節,實行動態實時管理;另一方面,通過安裝工業用水水表、儲存量計量設備、視頻監控、車載GPS等監控設施,實現全過程監控,精準化執法。
“黑臭水體”附近變身居民休閑好去處
位于東莞市區的黃沙河東城段全長不足3公里,曾經是東莞上榜“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10條黑臭水體之一,是東莞治水中的“硬骨頭”,如今這里水清岸綠,魚翔鳥棲,成為附近居民休閑散步的場所,而這都得益于黃沙河東城段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此次入選東莞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典型案例”十佳案例的黃沙河東城段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正是近年來東莞重污染河流治理成功的生動縮影。
“在黃沙河東城段的治理中,他們采用了多項海綿城市的技術,像這里的道路磚就都是透水磚,這里的堤岸也保留了生態坡度和許多原生的堤岸植物,盡量還原了原生態的水域形狀。”據東城水務工程建設運營中心項目負責人黃順東介紹,他們結合水質提升,在黃沙河東城段成功打造全市首個海綿城市景觀,通過截污、清淤、補水、堤岸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進行綜合整治,如今黃沙河重新恢復了水清魚歡、鳥語花香的生態環境。
在“數字政府”整體框架下,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賦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分“三步走”,構建東莞市生態大數據智能監管平臺,對空氣質量進行預判、對水污染進行溯源等,有效提高了監督執法效率,提升了環境治理能力,在此次十佳案例中,“數智賦能助力生態環境一網統管”成功入選,成為東莞數字化生態管理的引領。其中東莞將生態環境指揮調度平臺打造為環境污染治理“110調度中心”,逐步推動實現生態環境“一網統管”。
來源:珠江環境報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Powered by MetInfo www.mituo.cn